①第一志愿没有被招生单位录取并且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以及网上报名时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均可参加网上调剂。
②参加调剂的考生每人可以在网上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48小时内不允许修改(每个志愿单独计时),以供招生单位下载志愿信息和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48小时后,考生可以修改调剂志愿。
③考生在网上填报调剂志愿时,选择调剂的招生单位、专业门类与自己的考试成绩必须符合国家的调剂政策。
④考生接到招生单位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需在单位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
⑤考生一旦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考生如欲取消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必须征得已被待录取单位允许,在招生单位取消待录取通知,并且考生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⑥未网上确认接受复试通知的考生不能被招生单位设为待录取(一志愿考生例外)。
⑦只有上线考生方可查询由招生单位设定的缺额信息,填报的调剂志愿必须是招生单位设置缺额的专业。
⑧请调剂考生注意浏览各招生单位公布的调剂方法和复试通知。
⑨请考生与招生单位密切联系,及时完成网上确认。
调剂信息的获取全靠自己的主动性,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学校出身好就一定能调剂到好学校。要想调剂成功,其中的艰辛、烦恼绝不亚于考研的准备阶段(当然毫不费力的调剂除外),一定联系了尽可能多的学校,学校的复试,最终才能在几个选择中艰难地取舍修成正果。

调剂信息收集
一、地球人都知道的途径
在此不赘述,各大考研相关网站和论坛、各大门户网站(腾讯、新浪、搜狐)的教育-考研版块都有“调剂信息汇总”,最好每天浏览。可以做成EXCEL汇总表格,包括学校、学院、专业、对调剂生的要求、联系方式等项目列举清楚,同时跟踪自己的联系进度(已经电话联系?邮件发送简历?对方是否已经回复),防止信息过多有所遗漏!
二、师兄师姐才知道的途径
以上途径非常简单易查,但是各大网站公布的信息大多雷同,而且一旦发布信息调剂考生就会蜂拥而至,尤其是那些普通高校的宽松调剂条件吸引很多考生把他们当作“备胎”。而最后通过这个途径调剂成功的一般都是那些出身好(985、211学校毕业)、分数高的考生。原因很简单,收到的简历多了自然就会挑三拣四。
三、自己在网上慢慢发掘,两条经验:
(1)首先根据“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归纳出你所考试的专业和相近的专业所在的学校,然后逐个到该学校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部处)或专业学院的网站上查找相关调剂信息,如果往年有调剂,那么很有可能在这些位置会找到往年的信息,很重要的!大部分学校生源情况多年基本一致,往年需要调剂的专业今年很有可能继续需要。
(2)依然是上面的各种网站很有可能会发现往年的考研成绩单,这可是个宝贝!找到你报名时的专业代号,去成绩列表中找到这个专业代号的所有考生的成绩,再找到往年的国家线或自主划线,对比出往年该专业过线进入复试的人数,再找到那一年的招生简章查询招生人数,如果过线人数小于招生人数,而我们又没有在公开的网站上发现近几年该校该专业的调剂信息,那么你很可能挖到宝贝了。这说明这个学校今年依然可能生源紧张!如果你恰好发现了今年新鲜出炉的成绩列表,赶快自己预估会有几人过线,再看看招生简章中招生人数,简单对比就能知道生源情况,尽管学校在国家线公布之前不会确定调剂情况,但是我们要和学校保持积极的联系,最好去一次学校,初步选一个心仪的导师,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可靠的“备胎”呀!
补加说明,为了保护隐私近年来成绩查询一般只能查到个人信息,不太可能出现所有成绩同时公布的情况,但是前几年的信息仍然可查,依然有参考价值。但一些学校的网站,仍然有学校会公布全部成绩,看看运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