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哲学(伦理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清华大学哲学(伦理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清华人文学院哲学(伦理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清华大学哲学(伦理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清华大学哲学(伦理学)考研核心考点与状元笔记》
《清华大学哲学(伦理学)考研重难知识菁华》
《清华大学哲学(伦理学)历年试题全真权威解析》
《清华人文学院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考研白皮书》
《清华人文学院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考研热点注释与难点突破》
《清华人文学院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考研重点N倍速记手册》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50-21:36
边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22-15:00
房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10-15:20
訾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44-13:25
廖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23-14:54
山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01-19:18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复习最大的问题是好的参考书非常少,没有任何一个资料可以做到与真题水平相当。用书上,我只用了张剑的黄皮书,我觉得只做真题就非常足够,还有研友推荐考试虫的长难句和阅读手记,我没有做,所以不评价。真题阅读我是从96年开始做,每一篇做的非常仔细,反复做反复总结。阅读我总结了阅读里所有的point,我每一篇都按方法分析题目类型和选项设置,练了大约五年的真题以后,再做02年以后的真题,阅读一般也就错两到三个。学完之后再分析真题,水平绝对会有质的飞跃。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基础+冲刺基础:我的习惯是先做真题,一是明白题型和出题的套路,二是摸底。真题我只做了一套,结果发现比想象中难很多,于是觉得有必要加强基础。我复习的时候好像已经过了大纲热的阶段,于是买了风中劲草的浓缩版。个人觉得大家可以选择大纲和肖中的一个,当然如果时间很充足,可以都看的,甚至还可以有强化阶段。我是属于时间严重不足的,感觉看大纲或者肖都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只是看了遍小草,然后试图做肖的1600题,做了大概3章吧,就基本到了冲刺阶段了,于是就没有继续做,转战各套预测卷。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西方哲学史的参考书籍是安东尼肯尼(Anthony Kenny)编的《牛津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古希腊哲学一直到维特根斯坦以及一些政治哲学的内容。
而中国哲学史方面,考生需要参考的书籍有两本,一本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另一本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二卷本)。这两本参考书内容涵盖了中国哲学史从先秦到清末民初的范围,算是中规中矩的内容。
对于2022年和2023年的考试形式,清华大学对题型进行了一些变化。不再出现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种题型,而是全部都是论述题,选择题的形式变成了X选N。个人觉得这对于跨考生来说更加友好,因为写小论文比较简单,不需要分清题型,字数也不需要过多。
在时间安排方面,我是跨考生,所以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大约在大年初七就开始了准备。除了必读参考书籍,我还购买了《中西哲学八百题》作为备考材料。对于跨考生来说,最难的是明确要考什么和要如何回答问题。这两本书给出了一些常见考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遍复习是在3-6月这段时间,还有一些大三下学期的课程需要上,我主要利用这段时间完善了笔记,阅读相关书籍。即使有课程,我也会规定自己必须读完一章或两章,或者去B站搜寻对应课程的讲解视频,再回到题目上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有哪些可以补充的内容。通过这一遍学习,我初步建立起了对哲学家以及相关考点的关联印象。
第二遍复习是在7-8月,这个时候是对整体知识进行总结和断代的时候,比如同一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回答有何变化(比如天人关系的演变等)。同时,我也开始着手整理真题答案,实际上这个时间有些早了。真正正式开始准备的时间是在九月,九月到十月期间,我开始熟悉真题,分析常考人物,逐渐建立起知识体系图,并继续完善答案。同时也开始背诵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反复背诵,逐渐巩固记忆。
可能是因为我开始的时间较早,后期的时间没有太多事情要做,也不想再背书,所以开始阅读相关文献,进一步完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