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工程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工程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京地大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工程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工程考研知识全集与权威综合辅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工程考研最后五套题最新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工程考研热点核心精编教程》
《北京地大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考研精华指导与同步练习》
《北京地大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考研名师点评历年真题》
《北京地大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精解考研大纲与重点速记宝典》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寿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9:10-15:55
曾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35-14:07
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03-13:33
罗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33-14:22
费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8:56-15:37
山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07-13:3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攻略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建议:要学长难句,最好的素材就是真题。真题的翻译,每年五个句子,十年就是五十个,要是觉得不够还可再往前看。这些句子,长短合适,难度也比较平均(比阅读中的要难一点),而且还有详细的结构划分和翻译,多好的素材!因此,把它们搞定了,阅读中的长难句也就不是问题了,而且还顺便复习了翻译,为以后省不少事。我的写作开始就是背文章,然后自己一点一点的写,我大概11月份才开始弄的作文,所以有点匆忙吧。还有就是英语作文的字啊,一定要写漂亮!字体不好看的同学一定要练一练呀。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复习全书》第1轮,一般50来天,每天6h-8h差不多,自己看看每天大概能看多少页,然后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加上可能要休息的天数就能估计自己看1遍的复习全书的时间了,我是50来天。看每个章节前,先看数三大纲,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的含义,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然后再把笔记看1遍;最后再看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应章节。全书里每一章的每道例题,每道课后习题都要自己用脑子想,用笔算,问自己每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除非有些题目对你来说太简单了。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学习可以不用太早,因为容易忘,一般是大纲出来以后开始复习。在暑假如果学英语学累了,也可以看看政治书,到了大纲出来以后,你就要开始了解知识体系了。政治不能掉以轻心,我听很多人说他们裸考都能考五十多,我觉得如果完全什么都没学的话是不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数的,特别是你的报考院校是较好的大学的时候,你不能有任何一门课拖后腿,政治过线很简单,可是要让它拉分就有难度了。政治最为重要的是选择题,因为大家大题分数都拉不太开,都背了肖四肖八,但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特别拉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1.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软件工程专业在软件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考生应重点关注地质行业与软件工程的交叉领域,如地质信息系统、地质勘探与开发软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地质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也是软件工程考研专业课的重要内容,考生需熟悉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
2. 专业: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工程管理。在复习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时,需要了解软件工程的定义、目标和特点,以及软件工程的发展历史和重要里程碑。此外,还需掌握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工程、架构设计、测试与维护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3. 专业课: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考研专业课的复习重点包括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工程、软件架构与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等内容。
(1) 软件开发过程
软件开发过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内容,考生需熟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同时,需了解敏捷开发、持续集成等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和流程。
(2) 需求工程
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中的关键环节,考生应了解需求的种类和来源,掌握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建模和需求验证等重要技术和方法。
(3) 软件架构与设计
软件架构是软件系统的基础,考生需掌握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和设计原则,如面向对象设计、模块化设计、系统结构和接口设计等内容。
(4) 软件测试与维护
软件测试与维护是软件工程中保障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考生需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软件缺陷管理与维护的相关知识。
4. 复习方法
复习软件工程考研专业课时,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 阅读教材与参考书籍:选择一本权威、全面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并参考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和发展趋势。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注重重点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3) 多做习题与模拟考试: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考试,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提升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 参加讨论与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的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活动,与专业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拓宽视野、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