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政法(法大)中欧法学院国际法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核心内容选讲》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标准模拟试卷精解》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考研题海与技巧精华指导》
《中政法(法大)中欧法学院法学综合+国际法学知识精要讲授与好题详解》
《中政法(法大)中欧法学院法学综合+国际法学考研命题人考点与技巧双向突破》
《中政法(法大)中欧法学院法学综合+国际法学考研技巧联想串讲》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江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13-19:28
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08-18:27
宿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31-20:03
舒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32-18:55
曹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21-15:06
赵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50-18:2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重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这个成绩楼主还是很满意的。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你分析个五六遍真不为过。楼主应该是大三上学期考的六级,想着反正明年要考研,那时候看了一个人说,读篇英语文章把他用中文翻译出来,可以提高阅读水平,楼主就这样做,一直到考研,也偶尔会翻译一下,这说实话,为楼主后面翻译打了基础,这两项基本都没很准备,全是这打的底子。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做了张剑150篇吧,错的很多开始,很崩溃,后来八月份开始看真题,我觉得看晚了,一开始老不舍,但是确实可以六月底就看的。最后一个月准备的作文,有点仓促,楼主一开始挺急的,看那图片作文怕自己主旨分析的对,后来发现这也是多虑了,那时候就会看看作文书上的图片想想寓意,就酱。完形填空也没很练,就把真题上的做了做,反正就翻来覆去的分析真题文章,选项。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这次考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选择题做的很不好,大题压中2道半(今年热点比较集中,但不是每年都会这么幸运的)。实话说我在政治上下的功夫很足,因为这是我的短板,稍有不慎就会单科不过线,所以我投入时间最大(产出只能说与投入不成比例……)。我觉得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看政治看的不够全面,做题不够多,而且对错题的反思回顾不足。这些大家注意就好,简答题就没办法了,我其实背了很多,但预测机构每年的准确率随热点集中度而大幅变动,自求多福吧。这里提一下,任的《要点精编》实在不怎么样,我一轮过后划了很多重点,但后来我都没翻过一眼,各种无序,不对我的胃口,有喜欢的不要来拍我啊。提醒一句,政治不必开始太早,因为时政性太强,等新大纲出来完全来得及。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法学综合
考研专业课一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法学基础知识、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学理论体系。在复习法学基础知识时,需要重点关注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领域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同时,还要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在复习法学研究方法时,需要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此外,还要了解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在复习法学理论体系时,需要熟悉法学的基本理论,如法律的本质、法律的功能、法律的效力等。同时,还要了解不同学派的法学理论,如自然法学、实证法学、法社会学等。
考研专业课一的复习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和解题训练。首先,要系统学习法学基础知识,建立起扎实的基础。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程和听取讲座等方式进行学习。其次,要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加深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要进行解题训练,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同时要注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考研专业课二:国际法学
考研专业课二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国际法的主体和国际法的内容。在复习国际法的基本原理时,需要重点关注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国际法的法律关系和国际法的法律规则。同时,还要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主权平等原则、国际义务诚实履行原则等。在复习国际法的主体时,需要了解国际法的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个人。还要了解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和权利义务。在复习国际法的内容时,需要熟悉国际法的领域,如国际人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等。同时,还要了解国际法的发展和变革。
考研专业课二的复习方法主要包括阅读、分析和讨论。首先,要广泛阅读国际法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了解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可以选择一些权威的教材和专业期刊进行阅读。其次,要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分析国际法案例和实际问题,加深对国际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参加学术讨论会和研讨班,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最后,要进行综合复习,将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和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