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人大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纲洞察与精华讲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热门考题全解与全真模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命题人强化考点300条》
《人大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易考难点新解》
《人大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攻略及分阶训练》
《人大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相大揭秘与题型精讲》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30-19:06
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00-20:56
滕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8:00-13:15
蒲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10-17:48
缪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51-18:56
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45-16:3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要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英语一定一定要研究透真题!不要太早做真题,免得后期没题可做。我是从五月底开始接触真题阅读的,先开始的是05-20年阅读,每天两篇,然后把相应的生词摘录出来记忆,同时也把该单词出现的句子相应写出来,以便更好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一轮阅读只是为了熟悉一下手感,了解真题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八年阅读做完之后,不想进度太快,就把97-04年的阅读快速做了一遍,同时摘录生词,没太注重正确率,毕竟和近几年出题套路还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就到了七月中旬,我开始05-20年的二轮真题阅读研究。第二轮阅读我过的很细。一天做四篇阅读,然后接下来四天每天研究一篇,看黄皮书讲解。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我把每个阅读的文本全部打印了两份,一份是调好间距,用来逐字逐句手写翻译,然后对照黄皮书的讲解,在我的打印文本中做笔记,并定期复习。另一份就是正常文本,把题目做归类,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并把每道题目在文章中的出处也剪下来相应地粘贴在旁边。这项任务工程量很大,很麻烦,一天只能完成一篇阅读,但是为我日后复习真题提供了很大很大帮助。时间不充足的同学还是不要用这种方法啦!暑假期间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套路有了很深的理解。10月份-11月份上旬我把05-20年真题又过了一遍,这时我二轮时的打印文本和真题笔记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11月中旬到12上旬我打印出英语答题纸,利用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把真题做了全真模拟,并像之前一样研究真题,并做题型归类整理,只是删去了手译这一环节。剩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反复看做过的真题阅读笔记及错题,并且把难度比较大的阅读整理出来重点关注。算下来的真题阅读我一共过了四五遍吧,摘录出来的真题词汇也按照记忆法背了好几轮。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用书: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1000题,肖四,田维彬系列(一本知识点,一本预测题)。过程:九月份的时候大纲公布,买了一本大纲解析红宝书,一直到十月七号左右,订的风中劲草来了,开始政治复习。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先单选,后多选)。大约用了半个月,看了两遍风中劲草,做了一遍1000题。开始第二遍,看了一遍风中劲草,又做了一遍1000题(第一遍未在书上标记)。第三遍之后,只做错题。把1000题做好之后,选择题底气大增。再加上后期的几个模拟题,选择题够用了。关于模拟题,今年还是肖四压的好。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门专业,考研复习涉及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两门考试科目。以下是这两门考试科目的复习要点、知识和方法。
1.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考试主要考察对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复习要点如下:
- 学习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价值、新闻采集与处理等。
- 熟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传播媒介等。
- 进一步学习与项目管理相关的知识,了解传播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多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比如《媒介与社会》、《传播学导论》等。
复习方法:积累笔记,把重点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或框架图,便于记忆和复习。同时多做一些例题和模拟题,提高解题能力。
2.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这门考试主要考察对新闻实务和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复习要点如下:
- 学习新闻实务相关知识,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报道策划等。
- 熟悉新闻报道的结构与要素,包括题目、导语、主体、结尾等。
-了解广播、电视和网络传媒的特点和运作机制。
- 理解公关和广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复习方法:多做实践操作题,如编写新闻稿件、写评论、设计报道策划等。同时,进行文献阅读,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