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解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备考方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备考方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备考方法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要点复习指南》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名师精妙点评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高分突破考研重要考点》

《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权威经典讲义》

《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超级学习法记考研核心知识点》

《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考点精编与应试技巧讲义》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38-21:04

家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54-17:55

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8:01-21:19

傅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54-14:19

冀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25-16:49

充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05-14:3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真题很珍贵,请认真对待。我在暑假专攻真题的时候,每天下午计时两小时除作文外,全部做完,当然有的时候会用到两个半小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必须认真做。在做完一年的题目后,迅速核对答案,查看答案解析。后面的两天就是对做过的真题进行总结,包括不认识的单词,不理解的句子,一字一句的进行总结。一个暑假我的英语笔记记了将近一本,后期就常常翻看这些笔记了。而且真题需要反复做,第一遍做题加详细分析文章;第二遍做题加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一项,这是一个考察什么的题目,比方说是细节题还是推断或者是归纳题;第三遍做题外加思考其他选项为什么错,都错在什么地方,比方说过度引申,偷换概念,添加文章没有的限定成分等等。我按照这个思路把真题研究了3遍。作文11月之前开始准备,熟背大小作文各至少5篇,进行汉译英、仿写、背诵练习。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以前是理科生,所以对政治是一窍不通。大家不要太担心政治,稍微花点时间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用的是任X序列一,主要是这本书条理比较清楚,适合基础弱的同学哈。红皮书权威一些,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任主要就是看,考前看个3-4遍,选择题不会有太大问题。大题主要就是背咯,考前半个月会有一些试卷,买个两套(肖+任),再加上20天20题,把这些背一背就差不多了。不用担心上考场的时候没话写,在考场那种环境下你会调动大脑去搜寻一切有效信息。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课一):

复习要点:在准备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

1. 新闻学基础知识:了解新闻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理解新闻的社会功能和传播方式。

2. 传播学基础知识:研究传播的规律和过程,理解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作用,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 媒介与社会:深入了解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掌握媒介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复习方法:为高效备考专业课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并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复习目标。

2. 整理笔记:将课堂笔记整理成有条理的复习资料,重点标注重点知识和难点。

3. 多做题目: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摸清考纲,熟悉考试形式和出题方式。

4. 形成思维导图:将复习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帮助记忆和理解。

5. 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复习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复习心得和疑惑,拓宽知识面。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课二):

复习要点:备考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课程,需集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闻采访与写作: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新闻写作的原则,熟悉采访技巧和新闻写作的步骤。

2. 媒介与社会:深入研究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媒介与公共关系等。

3. 媒介与传播理论:了解媒介与传播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主要理论的核心观点。

复习方法:高效备考专业课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阅读相关教材:仔细研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理解和记忆重要概念和理论。

2. 复习笔记:将重要知识点整理成笔记,加深记忆,并便于复习时快速回顾。

3. 积极参与讨论:在课堂上积极发表意见和与教师同学交流,加深理解,提高思考能力。

4. 做题巩固:使用真题和模拟题,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并重点复习。

注:本文部分数据、文字和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http://www.qdart.com.cn/mk/21995.html

倾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