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重要的是人品,选导师一定要以人品为前提,你可以通过向师兄师姐们打听,而一般你听到的回答会有如下几种:
a:直接型:直接向你说明这个老师水平以及人品怎么样,如果通过多方途径都是一样的好评,那么这个导师就能选,如果意见不一致,便需要自己合理判断。
b:含蓄型:只讲这个老师还行,或者说这个老师有一点严格,但不愿多说一些其它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多品一品其中蕴藏的深意。
c:理智型:帮你分析利弊,把这个导师的优缺点通通摆出来,这个时候就要看你自己如何选择了,毕竟这个时候就看你更加看重哪一点了!
2.查看师兄师姐的毕业走向,看看他们的毕业平均年限,如果是只有少部分人被推迟1-2年,那就说明这个导师不怎么卡人,如果延毕率很高且时限超过两年那你就需要注意了,除此之外,还可以打听下师兄师姐们的去处,如果归宿普遍都不错的话,说明导师是比较负责的,乐于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3.查看论文,身为导师,怎么能没有几篇自己的论文?还真遇到过吐槽导师的同学,说导师什么都不懂,论文就一两篇,对自己写论文一点帮助都没有!查看论文一方面是对导师的学术能力及水平有个了解,另一方面是可以查看一下导师有没有霸占学生一作的行为,顺便还可以观察一下导师论文作者涉及的人数及人名,只是特定的一两个人还是名字不常重复。如果是特定的人名说明该导师可能只发自己爱徒的论文,认为自己能凭能力水平俘获这位导师的话可以考虑。
4.观察第一次和导师谈话时导师的谈吐举止行为,尤其要注意谈话内容,如果只是一味画大饼的话,小心饼画得越大,坑也越深,一般真正有水准的、客观公正的老师会给你提前打好预防针,会把一系列利弊给你分析清楚。
5.看科研经费,虽然这样说多少有“嫌贫爱富”的嫌疑,但导师科研经费足是真的香,不用在乎实验经费,甚至有的导师还会发工资,在发表论文为版面费踌躇时,导师也能伸出援手,就遇到过给学生支付版面费的导师,这就是经费的力量!
总之,在选择导师时一定好好地调查一番,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当然,导师与学生是双向选择的,在你对导师的选择上有要求时,导师对于选择学生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所以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很重要,“互利共赢”的双向选择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