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考研学校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决策:

1.专业排名和学科实力:了解不同学校在你感兴趣的专业或学科领域的排名和实力。一些权威的学科排名和评价机构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帮助你了解学校在特定领域的竞争力和声誉。
2.师资力量和导师资源:研究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导师资源对于选择合适的学校非常重要。了解学校的教师队伍、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以及他们的指导能力和学术影响力,有助于你找到适合自己研究兴趣的学校和导师。
3.学术研究和科研机会:考虑学校是否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机会,例如研究项目、实验设施、学术交流等。这些因素将影响你在研究生阶段的学术发展和研究经验。
4.毕业生就业和校友网络:了解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校友网络,可以帮助你评估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些知名学校拥有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就业资源,这可能为你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5.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考虑学校所在城市的氛围、生活成本、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以确保自己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此外,与导师、学长学姐、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参考他们的经验和意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目标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每个人的情况和偏好都不同,选择合适的学校是个人化的决策。
第一个考量因素是:城市
你最需要确定的是目标院校所在的省份亦或者是城市,因为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地很大概率分为2种:一种是生源地,也就是老家所在的省份;另外一个就是学校所在的城市。
一般来说,研究生2年或者3年的时间,让你与所在的城市建立联系,你的校友人脉基本都遍布于此,在这个城市工作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对于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如:清华北大这种的则需另当别论)工作之中,校友关系其实更容易建立信赖。如果你在甘肃读书,但是却到东北上班,就相当于舍弃了这部分的资源。
所以,择校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城市。
第二个因素是:学校的综合实力
确定城市后,就需要在目标城市中挑选合适的高校。在确定的范围做选择比大海捞针要高效得多。
首先,挑选出有你报考专业的高校,根据你的专业到网上找到高校排名,然后将这些高校过往3-5年的招生人数、录取人数、推免人数、分数线做个表格,这些信息在各大学校的官网上基本都可以查询得到,不要简单的依靠排名,因单单凭借排名的话,可参考的信息实在太少,起码也要知道历年的分数线以及招生推免人数才行。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找到2-3所合适的学校。
像我,当初就是确定了目标学校的城市在江苏,然后我就很干脆的在江苏省选择报考的院校,根据法硕排名,迅速确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3所院校。南京大学是因为学校招牌响,法硕实力也很强劲;苏州大学也是,虽然名头没有南大响亮,但是法硕认可度在江苏也是响当当的;但是,这3所学校里,南京师范大学的法硕背景深厚,但就法律实力来说在江苏首屈一指。而且就招生人数而言,它相对来说较多,而且与南大相比,分数线则低一些。
第三个因素是:自身
根据城市、学校综合实力这2个因素,目标学校的范围就可以确定下来了,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做个系统的评定了。
主要从自制力、学习能力这两个维度来判断,如果你对自己很自信,且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冲向高排名的学校是自然而言的选择;但如果,你自制力稍差些的话,就不要给自己定太遥不可及的目标高校。
考研不同于高考,高考可以同时填写3个志愿,在第一志愿没有录取的情况下,会顺延到你的第二志愿,所以,可以在保底的情况下冲一冲;
但是考研只能填报1个志愿,若是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你只能通过调剂来选择合适的学校,但是调剂确实千万人过独木桥。就比如,今年的法硕调剂,没有350、360的考生很难调剂,这还是在调剂双非高校的情况下,而今年的法硕国家线也才325。很多学校一志愿上线寥寥无几,但是调剂却有诸多要求。
所以最好大家可以一志愿上线,量力而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