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解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班: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备考要领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班: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备考要领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班: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备考要领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详解与规律解读》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重点N倍速记手册》

《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典考点权威辅导全书》

《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语言综合卷+中外文学史黄金笔记和考研真题超详解》

《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语言综合卷+中外文学史考研重点精华知识分类精讲》

《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语言综合卷+中外文学史考研难题集萃与重点突破》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王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37-19:34

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32-19:38

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16-18:51

孔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45-16:21

薛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9:14-16:49

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9:21-15:10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要领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时间放在下午,最开始的时候只复习阅读理解,从1997年真题阅读入手,每天两篇,之前看前辈们的帖子说英语真题要做两三遍,第一遍只做题不查单词不对答案,防止记住答案,第二遍做完对答案,依然不查单词。第三遍要把每个单词短语句意全部弄明白,每个选项陷阱都了解清楚。我时间不够,是以05年以前的卷子只做了一遍,05年以后的做了两遍。05之后题型比较稳定,难度也开始增加,比较接近现在的风格了。国庆假期结束之前真题阅读应该要做完了,同样的,英语也要预留没做过的几份近年卷子来考前模拟。阅读一定要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一直到考前。单词我一直每天坚持背,背了感觉真的不一样,后期阅读理解基本能看懂了。我用的是红宝书,总体背了八九遍左右。考试之前词汇大概掌握了80%。每天早上坚持背100词,刚开始背不用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记一个就好,等到把红宝书背了四五遍之后,再来记其他意思,工作量会小很多。从科学上说,一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超过4.5秒。后期做阅读时我会将不认识的单词在红宝书上做标记。作文我是跟着王江涛走的,背了二十篇范文,大约10月份开始,晚上比较适合长期记忆,然后反复记忆一直到考前。背完两遍之后,买了英语答题纸默写,总是会有拼写错误,会背的不一定会写。作文常用字体是印刷体和斜体,斜体比较好练,前期可以练一练。10月份我逐步开始新题型和阅读c的专项训练了,用的是往年真题,做完之后又买了黄皮书的新题型和阅读,时间放在下午。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相对来说要好一丢丢,自己是九月底才正式看政治,当时是把辅导班的讲义上老师讲的重点背了一遍,配合着习题做的。我是看完马基做马基这种,并不是看一章做一章,题目是辅导班的老师发的是历年真题,题目量很大,当时做的是一个抓狂!风中劲草还是很不错的即使我只看了一遍半~~~~,建议大家去官网买正版字迹比较清楚。最后阶段就是疯狂的背肖秀荣四套,背了三遍。顺便说一句,个人觉得政治辅导书不宜过多,很多人买了任汝芬序列,肖秀荣全套还有20天20题,然后看不完,其实每个资料讲的内容都差不多。。。政治就一个字,背!!!政治分数是最为理想的一科,做肖1000题或模拟卷时,一定要看解析,可以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增强记忆。考前的肖四一定要背,不管有没有压中,都要背可以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对选择题也是有帮助的。我也买了任四,只做了选择题。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语言学综合:对于语言学这门科目,北外在9月才突然通知改考大综合,这对我来说可是个意外。在本科期间,我对语言学一直有点头痛,没想到考研还是逃不过它的魔掌哈哈哈哈。虽然其他学长学姐可能已经写了很详细的经验贴,但我还是想在这里说一下我的教训。我的语言学初试考了104分,这个分数相对来说不太理想,而导致这个分数的直接原因是我在参考了语言学的历年真题后,发现前几年的古代汉语只考了30分,而且多半是一道文言文翻译题。于是我就赌了一把,认为今年考古汉还是只有30分的可能性,这其中也有一些想当然的成分在里面。因此,我把语言学的复习重点放在了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上。改大纲后,我迅速收集到了教材和真题,先大致通读了一遍教材,然后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我把语言学纲要和现代汉语整合在一起进行整理,耗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笔记整理出来之后,我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可以按照这个框架进行背诵,效果非常好。整理完笔记后,我对照历年真题,将重点进行标注,哪些是高频考点,哪些还没考过一目了然。今年的语言卷考了60分的古汉,拿到卷子的那一刻其实我有点崩溃,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写。不过剩下的90分的语言纲要和现代汉语,我都拿到了。所以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吸取我的教训,不要想当然地去复习,只要是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会出现在卷子上,分值和出题形式都会变化。只有牢牢复习掌握住所有知识点,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现在想来也不知道是谁给了我勇气,让我只草草看了几眼古汉...)

文学综合:文学综合是一门跨越中西、贯通古今的科目,内容庞杂,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文学储备和阅读量,也对我的记忆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我将这部分分为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两部分来讲。中国文学史,我先从头至尾看了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四本,对整个文学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但是这一遍下来,除了特别感兴趣的部分以外,实际上记忆不太深刻。接下来,我结合学姐的笔记和资料,对照着历年真题,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按照朝代分门别类,分别整理诗歌、散文、小说和戏曲等各个方面,虽然工程庞大,但每个时期的重点就一目了然。后期,我一直拿着这份笔记进行背诵,效果很好。北外的文学史真题重复率很高,对着笔记做标注后,重点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但也不能只看真题中出现的题目,需要在复习过程中找到一个度。此外,在复习文学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进行体系的梳理,比如北外曾经考过几次明清小说,我就着重梳理了明清小说的发展脉络和特点,还专门整理了世情小说这一部分,还在网上找了相关论文进行了解,充分做好准备是没有错的。至于外国文学史,我先阅读了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然后又看了朱维之的《外国文学简编》,这两本书可以相互补充。接着,我参考了笔记资料,整理了自己的笔记。我的外国文学史笔记做了两份,第一份侧重于作家和作品,第二份侧重于各个时代的文学特点,这两份笔记基本上涵盖了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后期直接对着笔记背诵即可。红色封皮的外国文学史习题册也很有参考价值,里面列举了各个学校的真题。现当代文学方面,我花的时间不多,大致整理了一下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考点,按照文学流派做了简单的笔记。其实,在这方面,我也是有些赌气的,因为后期复习的时间不够,文学史的内容又太多,幸好最后论述题是3选2,分别涉及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北外也算是相对人性化了。至于亚非文学,我在咨询学姐的时候得知只需要准备名词解释,所以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在背诵,不过今年我没有考到这部分。关于文学综合,我还想说,凡是真题中出现过的作家,一定要去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作品。比如今年考了艾米莉·狄金森,前几年北外就出过她的诗歌赏析,所幸我在复习时大致了解了一下她,还有今年考的戴望舒,所以一定要对考过的作家有所了解。即使考到了你不熟悉的作家,你也应该大致了解他们属于哪个文学流派,推测他们的创作风格,不至于在考试时一字不写。另外,一定要读一两本你熟悉的作品,比如今年有一道大题是“结合一部作品论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我就结合司汤达的《红与黑》展开了论述。因此,建议学弟学妹们对每个时期的文学都要读一到两本熟悉的作品。如果现在觉得已经来不及没有时间阅读的话,至少也要了解一下这些作品的大致内容,因为文学史的论述题目不仅仅是干巴巴地要求你说出每个时期的文学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注:本文部分数据、文字和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http://www.qdart.com.cn/mk/17399.html

倾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