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财(央财)财政税务学院税收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考研命题人考点与技巧双向突破》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考研基础与拔高复习大全》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
《中财(央财)财政税务学院经济学黄金版考研核心技巧特训演练》
《中财(央财)财政税务学院经济学考研同源试题精选精练》
《中财(央财)财政税务学院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精讲演练》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竺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31-20:44
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03-14:33
姬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10-14:43
任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49-15:21
姬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02-19:16
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39-21:15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重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超精解(一起买了外刊超精读,但其实没怎么看,感觉用处不大)。同时买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看王江涛的作文书,王的作文相比朱伟的比较朴实,也更容易背诵。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后期又买了张剑黄皮书的作文,但感觉除了一些素材也没怎么背,而且那些素材最后也没有用的上。所以我的作文考的也不是很好,估计大小作文加起来也就十七八分这样。我觉得,作文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套路,光靠背模板作用不大,而且考试的时候那些平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模板也不一定能想得起来。最好能总结出自己的文章格式。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我是暑假开始复习的,先看的复习全书,看一章做一章的练习题。过完暑假之后9月份,此时复习全书看完之后会发现数学已经开始入门了,把课后习题做错的部分再做做,同时回头看复习全书第二遍,重点是第一遍没做出来的再自己做做,第一遍就会的这次也要看看,定义定理可以再抄记一遍,这个这个过程一个月时间也就够了。复习全书上还是没思路的例题和练习题要重点标记。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重点就是把选择题练好,一定要多练点选择题,也做做真题。我个人觉得考察纯粹的背的知识点的题很少。大题我只背了肖四,因为平时是发挥型选手,并不重视押题这种东西,如果实在担心得话那就背背其它押题或者知识点吧。政治要很用心地读很用心地看,而且加上自己很用心地做笔记,划重点。不用看许多书红宝书,足矣。对了,如果要买辅导书最好买一本具备思路和提纲的辅导书,那样子能够让你对于政治理解得更为深刻。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基础阶段(3-6月):开始阅读教材,全面了解教材中的内容,深刻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理论,并适当进行练习题,及时进行复习。首先学习微观和宏观教材,如果基础较差,可以从高老师的宏微观教材入手。如果已经能够理解曼昆和范里安的教材,可以直接阅读。初次复习时不必过于细致,因为完全理解是不可能的(在阅读时做好标记,以便以后回顾)。范里安微观(第九版)中不重要的章节有:10、11、13、17、31、36(可直接略过)。曼昆宏观(第九版)中不重要的章节有15(也可直接略过)。阅读完教材后,要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尤其是对微观领域要有清晰的认识,因为教材中的章节划分并不十分明确,所以自己整理出每个章节属于哪个部分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制作自己的知识框架图。在基础阶段,如果遇到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不要勉强,可以做个标记,随着后续的学习或强化阶段的掌握,会有新的理解,但一定要记下来哦~另外,刚开始阶段不需要写笔记,只在教材上做批注就足够了,因为初次阅读会有一些理解上的错误,写了之后大概率不会再看。强化阶段(7-9月):进行笔记、背诵和做题。阅读第二遍教材的同时,整理笔记。开始大量做练习题,主要集中在重点部分,做三四遍,非重点部分只做一遍,并及时复习错题。强化阶段需要重新学习教材,弄清楚第一遍阅读时未能理解到位的或遗漏的案例。重新学习使用过的参考资料!此外,在强化阶段可以建立自己的笔记本,将比较难以理解或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到笔记本上,按模块整理,并最好以解答题的形式记录,以便以后记忆和理解。强化阶段还需要做题,微观教材的课后习题一定要做,非常经典,也包含很多额外的知识点。同时,要完全掌握基础讲义上的所有题目,重复做一遍之前做错的题目。政治与经济学的学习也可以加入其中,可以初次阅读教材(其实不需要阅读教材,因为教材内容冗杂,直接读一些讲义就足够),初次阅读时大致理解一下内容,之后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阅读,多读几遍就会理解了。冲刺阶段(10-12月):背诵、复习错题,做真题,并在考前快速复习教材。通过真题抓住重点,复习方向不要偏离。考前再次回归教材,只需阅读重点部分。宏观和微观:在10月份之前要刷大量的题目,掌握计算题的类型等,宏观和微观虽然需要理解记忆,但仍需要进行较好的记忆,包括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掌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记忆量。对宏观和微观的记忆也要有条理,背诵时要想象如果考出这个题目应该先回答什么,然后回答什么,是否需要画图等,总之要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考试题目进行背诵。政治与经济学:政治与经济学前面的一般理论与资本主义部分要进行理解,然后再背诵。从9月份开始背诵,初次背诵不要过于苛求,只要有印象和理解所有内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