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林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历真题名师精解点拨》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经典权威试题精彩解读》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私密辅导与核心知识精讲》
《北林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真题华彩点评精编》
《北林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高分技巧进阶大全》
《北林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综合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50-18:09
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08-14:46
逯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43-21:56
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22-13:46
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35-16:50
鄂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8:29-17:0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要领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单词:整个考研英语复习下来,感受最深的是单词绝对不能小看。有的同学闷头研究阅读技巧、语法规则,背诵文章,我承的应对方法,也不再害怕。英语真题六天一套,最后留了套去年的12月份做的。找点碎片时间背背作文,比如晚上睡觉前啊,不想学的时候啊,几天背一篇就好啦。如果感觉作文比较弱的,就每天固定拿出时间背作文。英语进度因为十月份换学校很拖沓,大家可以提前做多做几遍,有些人说分析英语真题很有用,多做几遍很有用,我只做了一遍真题加一遍阅读,不是很清楚啦,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啦。翻译题型我认为不用单独练,在做阅读的时候就练习了,单词量也很重要。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也别依赖神马押题书。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一定要早看,千万别等九月红宝书出了在看,文科生的话等红宝书出了也不迟。感觉答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你原封不动的被原话的地方,把概念的用词说对,用语规范一些就可以了,背原文太浪费时间了。另外也别依赖所谓的押题书。的确,这些押题书确实会押中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依赖押题可能让你上线,但在竞争中一定会成为你的拉分科目,毕竟仅上线是没用的。还有一个教训:我在考政治的时候,没有带手表,结果时间没把握好,前面的答题字迹整齐(使用歌尺避免跑偏),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很仓促潦草……所以提醒大家,政治也要分配好时间,尤其当你想用整齐的卷面多争取几分的时候。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复习要点: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
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和基本经验: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实践。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
5.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
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重点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理论框架,理解其内涵和逻辑。
2. 多做题: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3.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演变,拓宽知识面。
4. 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老师或考研辅导班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学习和交流。
考研专业课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复习要点:
1.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和理论成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等。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
3.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等。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
复习方法:
1. 阅读相关文献:重点阅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著作和论文,了解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2. 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关注党的政策和决策,掌握最新动态。
3. 分析案例和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深入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4. 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老师或考研辅导班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学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