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研百科知识 考研专业解读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辅导班:清华人文学院哲学(美学)考研经验备考技巧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辅导班:清华人文学院哲学(美学)考研经验备考技巧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清华人文学院哲学(美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辅导班:清华人文学院哲学(美学)考研经验备考技巧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常考重难点精析精解》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基础教材与拔高指导》

《清华大学哲学(美学)考研精英计划最新本》

《清华人文学院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权威精析80题》

《清华人文学院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考研要义讲解与核心知识运用》

《清华人文学院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考研核心密题突破计划》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41-16:47

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17-16:24

郗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56-21:36

宿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48-18:42

许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24-18:38

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52-17:47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技巧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首先是单词,我用乱序版背了第一遍,之后就从网上找来电子版,(这个时候开始做真题的阅读)筛去一眼我就知道意思的,剩下的订成小册子,差不多一页二十行。第一天,只看每一页的第一行单词,第二天,看头两行,以此类推,这样一遍之后,再从最低下开始,倒着轮一遍,差不多两遍之后,单词就差不多了。英语重点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题型就不重要,而是要重点突破。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我一般会一篇阅读理解看四遍,每一遍练习的东西都不一样。第一遍就是在15—20分钟把题目做完,然后对答案,这是解题的过程。第二遍,就开始认真仔细看每一段,把不会的、意思模糊的单词、短语、结构复杂的句子整理出来,再用单词软件详细的查阅每个知识点,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分解、举例,也整理在笔记本上。我一般按照年份进行整理,每天也就整理一篇阅读理解。这是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第三遍我会把整篇文章口头翻译一遍,然后把翻译内容与资料书的内容对照一下。这个过程很短,基本上是脑子过一遍。这是翻译阶段。第四遍,就会把每个自然段的结构、内容、意思剖析一下,每道题对应哪个自然段,各段落的逻辑关系等等。这主要是复习新题型的过程。所以,一篇阅读理解就可以把整个真题的题型大体复习一次。每天一篇,坚持下来,会积累很多东西。作文不要很死板的套用一些模板,让阅卷老师发现会往死里扣分,所以最好总结一些自己认为很充实的一些句子,自己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其他题型可以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专项练习。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一切以真题为研究对象。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比如政治,我必须得从基础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架构(这个方法因人而异,有的人看一遍知识点讲解就行)之后用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感觉总结的不错,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647西方哲学史的参考书籍是安东尼肯尼编的《牛津西方哲学史》(韩东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这本书内容非常广泛,涵盖古希腊哲学一直到现代西方哲学的后期维特根斯坦等一些政治哲学内容。当然,书中也有一些侧重的部分,大家可以通过往年的真题来总结。

关于984中国哲学史,有两本参考书籍。一本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编的《中国哲学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另一本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二卷本)。这两本书的考察内容也是范围很广,从先秦到清末民初都有涉及,比较全面而中规中矩。

对于清华大学2022年和2023年的考试形式,不再是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这三种题型,而是全都变成了\"X选N\"的论述题型。我觉得对于跨考生来说,这种形式比较友好,因为小论文的把握起来会比较简单(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关于时间安排,由于我是跨考生,所以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可能是大年初七左右开始准备的。除了必读的参考书籍,我还购买了一本中西哲学的八百题作为练习。对于跨考生来说,最难的是明白要考什么以及如何回答问题。这两本书给出了一些常见考点,通过第一遍的复习,我逐渐建立起了哲学家和相关考点之间的关联印象(横向),以及对于同一问题不同回答的印象(纵向)。

第二遍的复习是在7月到8月之间,这个阶段主要是总结断代问题,以及不同时代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比如天人关系的演变)。同时,我也开始着手整理一轮真题的答案。实际上,我有点早动了,真正开始准备是在九月。

从九月到十月,我开始熟悉真题,并分析常考人物,构建知识体系图,继续完善答案,开始背诵。印象中,我背过大概七到八遍。我开始得太早了,后期有点闲得无所事事,更害怕背书,于是开始阅读文献,继续完善笔记。

尼肯尼(Anthony Kenny)编《牛津西方哲学史》(韩东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囊括了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到现代西方哲学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还包含了一些政治哲学的内容。当然,书中也有一些侧重点,可以从往年的真题中总结出来。

关于984 中国哲学史984,有两本参考书籍。一本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国哲学史》第二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另一本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二卷本)。这两本书考察的内容范围是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清末民初。内容安排中规中矩,比较全面。

清华大学2022年、2023年的考试形式将不再采用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这三种题型,而是改为全部论述的形式,并且采用X选N的形式。我觉得这对于跨考生来说是比较友好的,因为小论文的把握比较容易,而且字数也更加简单(个人观点)。

对于跨考生来说,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我是跨考生,所以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大概在大年初七左右就开始了准备。除了必读参考书以外,我还购买了中西哲八百题作为备考材料。最困难的是明白要考什么以及如何回答问题。这两本书点出了一些常见考点,帮助我在复习过程中有所侧重。

第一遍复习是在3-6月期间进行的,这段时间还有一些(很多)大三下学期的课程。我主要利用这段时间完善了笔记和阅读书籍。即使有课程,我也会硬性规定自己必须读完一章或两章,或者去B站搜寻对应课程的视频,再回到题目上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以及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内容。通过这一遍的学习,我初步建立起了哲学家及相关考点之间的联系印象(横向),并且了解了同一问题不同回答之间的印象(纵向)。

第二遍复习是在7-8月期间进行的。这个阶段是总结和断代的时期问题。我开始着手解答一轮真题,组织答案。实际上,我稍微有点早了,真正开始准备的时间是九月。九月到十月期间,我开始熟悉和分析常考人物,建立知识体系图,并继续完善答案。同时,我也开始背诵印象里的内容,背了七八遍。可能是因为我开始得太早了,后期有空闲时间,却不想背书,开始阅读文献,继续完善自己的笔记。

注:本文部分数据、文字和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立场。http://www.qdart.com.cn/mk/17610.html

倾力推荐